首页 > 科学 > >内容页

天文学家探索500光年外发现的一个婴儿恒星系

2018-10-17 16:57:06 来源:三体迷

2016年,天文学家在金牛座方向上,距离地球约500光年的一片恒星形成区中的一颗婴儿恒星CI Tau附近,发现一颗奇特的行星CI Tau b。

这是一颗质量高达木星11倍的气态巨行星,而且紧密环绕在CI Tau身旁,每隔9个地球日就可完成一次公转。也就是说,CI Tau b是一颗所谓的热木星。

按照目前的行星形成模型,热木星是不可能在距离恒星如此近之处形成的。天文学家认为,热木星通常形成于距离恒星较远之处,随后逐渐向内迁移,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花费上亿年的时间。

然而,令天文学家倍感头疼的是,CI Tau是一颗名副其实的婴儿恒星,乳臭未干,仅200万年的历史,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孕育CI Tau b。这意味着,CI Tau b的存在超出了我们现有认知。

这个早熟的恒星系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?满怀强烈的好奇心,天文学家利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/亚毫米阵列(ALMA)展开进一步探测,结果看到的是满屏的尴尬。

据一项发布在《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》的研究介绍,天文学家又在这个婴儿恒星系中发现了另外三颗气态巨行星。其中,内侧一颗的质量与木星相当,外侧两颗则与土星相当。也就是说,这个婴儿恒星系中至少存在四颗气态巨行星。

不可思议的是,这四颗气态巨行星的位置分布非常极端,最外侧行星到恒星的距离居然高达最内侧的1000倍。相比之下,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还不到水星到太阳的距离的100倍。这一切是前所未见的,算是给我们长见识了。

而且,按照目前的行星形成模型,外侧两颗气态巨行星也本不应该存在。这类行星的形成往往始于一个固态内核,然后不断吸积气体。不过,在远离恒星之处,进度会非常缓慢。对于只有200万年历史的CI Tau而言,几乎所有模型都表明,外侧两颗行星是难以形成的。

对于我们目前的认知而言,这项发现毋庸置疑超纲了。显然,我们对行星形成的认识还不完善。接下来,天文学家将在多个波段对这个婴儿恒星系进行更深入研究。

标签: 恒星系 婴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