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学 > >内容页

中国科学院联合与阿里云IoT和四信通信科技达成合作 通过IOT等技术优化定位

2018-10-26 16:04:20 来源:蓝鲸TMT频道

蓝鲸TMT频道10月26日讯,在经过近四年探索和研究后,中国科学院联合与阿里云IoT和四信通信科技,借助IoT平台、网络技术和F8L10D LoRa模组,研制出非侵入式江豚定位系统,实现了江豚保护的里程碑式突破。据了解,整个系统由三方协同研制的无侵入式江豚穿戴式LoRa信标、LoRa定位基站、江豚踪迹分析服务器组成,为鲸类学研究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。

此前,在江豚和其他海洋类鲸类动物的研究上,存在定位难和跟踪难两大难题。

在定位技术上,此前野生保护领域主流都是采用卫星定位或者无线电定位,但是在水下无线电信号无法传输,只能利用江豚出水的时间进行信号定位。但这个出水时间只有0.81秒。而卫星定位和无线定位都需要2-3秒,无法捕捉江豚信息。

在跟踪装置上,传统的海洋鲸类动物进行定位和跟踪研究,采用金属飞镖射入动物体内(6-725px),采用倒刺等结构,使信标稳固,但传统信标体积太大,无法在娇小的江豚身上应用,且信标并不会正常脱落,而是直接撕裂背鳍,从后脱落。

相对来说,LoRa技术具有低功耗、长距离、开放组网等技术特性,要求最高可以达到10年以上电池寿命,通信芯片和网络需要做到超低功耗,相对于无线网络,单基站的覆盖范围提升数十倍。在链接速度,定位和跟踪的精度,数据传输的限制上都有所提升。除了江豚,IOT技术非洲大象,四川保护区等更多野生动物保护项目上也已开始探索应用。

中科院刘晓康博士也表示,未来将利用LoRa技术在消防、儿童保护等领域进行持续的探索与应用。

 

标签: